新聞動態
NEWS
|
德勁一同關注科技1993年,英國研究人員實現了相位編碼量子密鑰分發。那時,一場量子技術領域的國際競賽已經開啟。而在量子通信技術的太空“賽場”,中國16日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一舉以絕對優勢成為國際公認的領跑者。 由半導體技術發展推動的第一次信息處理技術革命,已深遠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界普遍認為,量子技術具備引發第二次革命的潛能。正因如此,過去一二十年間,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量子技術研發中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 目前,量子技術的應用研發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即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其中,中國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目前處于領先地位。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家姜弘文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首顆量子衛星的成功發射說明,中國正成為量子科學和技術國際研究中的“發動機”,中國最新研發的技術是最前沿且極具挑戰的,是量子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那又為什么說美國人都在羨慕中國的這一成就呢,他們不僅是在羨慕,甚至還有可能是失望呢, 1. 其實,在中國之前很多年,美國和歐洲的科學家就已經在研究相關的量子衛星了,可由于一項投入很昂貴的科學研究,這些歐美科學家便難以獲得政府也足夠的支持,可中國科學家在這方面卻享受到了來自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甚至還被列入了五年計劃。 2. 也恰恰是由于中國在發展物理這種基礎科學上愿意投入大量資源,結果一個神奇的現象出現了:一些國外很資深的科學家由于一直在國外拿不到投入,居然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要幫助中國搞科研。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當今歐洲非常有名的奧地利量子物理學“大咖”Anton Zeilinger的遭遇。他早在2001年時就打算研制出今天中國發射上天的這顆衛星,卻始終在歐洲得不到相關的資助和支持。于是乎,他就干脆來到了中國,幫他的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一起研究出了這枚中國的衛星! 所以,當有關報道中關于中國愿意投錢支持科學家搞科研,而歐美國家卻顧慮太多手續繁瑣的信息,以及關于大量科學人才因此開始向中國流入的信息,被呈現在美國網民的眼前時,他們看后當然會非常觸動,乃至“早點爆棚”。 如今,我們選擇的這條道路,更是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對全世界產生了一種“向心力”,開始吸引著越來越多國際上的優秀科學人才來到中國,與我們一同為了人類的未來而探索著科學的秘密。 不要對美國給我們的壓力感到過分不安,這種壓力,其實正是我們中國不斷做好自己,發展好自己,最終超越美國的動力! 如果您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如果您需要更專業的團隊來為您打造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請馬上聯系我們,可以看我們公司的網站www.tongzhoujob.com.cn 或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 0534-4512216期待與您的合作! |